四川新聞網-首屏新聞成都5月17日訊(記者 陳淋)風吹麥浪,金黃的麥穗隨風搖動。一臺無人駕駛收割機在麥田中緩緩行駛,進行全程機械化收割。當糧倉裝滿后,無人駕駛收割機自動向運糧車發送信息。運糧車接到指令后立即行動,奔向無人駕駛收割機,伴隨著轟鳴聲,一粒粒飽滿的小麥從機器里送了出來,行走收割、轉彎掉頭、倉滿自動卸糧……在四川省首個“五良”融合無人農場,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的技術人員遙控指揮,完成了從小麥收割到脫粒裝車的全過程,實現了整個收割卸糧無人化作業。

無人化作業收割
5月16日上午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華南農業大學教授、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特聘院長羅錫文到四川“五良”融合無人農場(大邑)示范基地調研指導。在座談交流、聽取學校相關項目負責人作情況介紹后,羅錫文院士一行現場觀看了無人農場機庫、無人駕駛收割、無人機植保和無人駕駛旋耕機翻土等無人農機作業演示!靶←渽f同收獲是無人農場其中的一個環節,我們叫做耕種管收,所有環節都實現了無人化!绷_錫文院士說。如今,世界農業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——人口老齡化,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迫在眉睫!盀槭裁匆銦o人農場?就是為了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!绷_錫文院士表示,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的工作既要“頂天”,又要“立地”;既要加強農業發展政策研究,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,又要深入一線調研,了解市場和農民的實際需求;既要相關學科充分交叉融合,為智能農業機械化不斷賦能,又要與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合作,全力促成科研成果轉化。

座談交流
“五良”融合無人農場采取“政府+高校+企業”相結合模式,由大邑縣委、縣政府進行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,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牽頭實施,羅錫文院士團隊提供技術支持。項目面積300畝,從農田選址調研,到與合作社溝通調整土地情況和田間改造,再到機庫、無人化作業流程設計,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全程參與規劃工作,并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。通過與華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合作,在2021年實現了機器改造和路徑規劃設計,并完成了旋耕作業和小麥播種。

無人收割
為了“重振農機”特色,緊抓國家農業機械化重大戰略機遇,切實增強科研實力,培育特色優勢學科,2019年7月,西華大學立項建設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。研究院瞄準現代農業裝備發展前沿,以丘陵山地農業裝備研發為特色,整合全校涉農資源,推動學科交叉融合,協同發展,全面加強涉農領域的開放合作,F代農業裝備研究院有丘陵山地農業機械化、畜牧養殖裝備、農業信息技術與裝備、農產品加工與貯藏裝備四大研究方向。2021年10月,研究院綜合樓及室內試驗區啟用,宜賓校區5000㎡的科創中心農機平臺建設完成,試制車間建成。校本部建有22畝大田試驗區和設施農業示范區、丘陵山地裝備試驗區。
。▓D片來自西華大學)